Menu

泉州城南一隅

2023/06/12 6 Min Read

南宋元初时期,泉州海外通商极盛,列为当时世界大港之一,港内海舶穿梭奔忙,装卸不停,海内外商贾如云,因此拓南罗城,新筑一道翼城垣,改南城门为德济门,把蕃坊及城南商业区保护起来,此时面对德济门的天后宫(顺济宫)被圈入城内,而因近宫得名的顺济桥则位于德济门外。

德济门遗址

泉州德济门从南宋建造到建国前夕,在泉州人的生活中矗立了将近八百年,照理说在古稀老人们的记忆中应该还是有其印象的,那么大一座城门呢,但是新闻报道又说是2001年工人施工时才发现的城基,才开始被挖掘被发现,小雪觉得不太对。先不说清朝的《泉州府志》上的“泉郡总图”已经标明了德济门就在天妃宫的前边,民国时期在附近生活的泉州人难道2000年时都已经死光光了吗?或者全移民海外了?

泉州德济门始建于南宋绍定三年(公元1230年),时称镇南门,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改称德济门,明清屡有修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济门附近城垣被拆,公元1948年德济门毁于大火。

维基百科
德济门遗址鸟瞰
德济门遗址鸟瞰

德济门遗址横跨宋元明清民国五个朝代,发现有花岗岩石构城墙墙基、壕沟、门道以及石构拱桥等遗迹,出土有铁炮、炮弹、瓦当、砖块、石碑等。

郡七邑各有城,晉江附郡,內為衙城,外為子城,又外為羅城……羅城周圍二十里為門七……南曰鎮南……元至正十二年監郡契玉立始拓南羅城以就翼城……南基廣二丈,內外皆石,為門七,東西北暨東南西南門,皆仍舊名,改南門曰德濟……嘉靖……三十七年倭寇煽亂,久益猖獗……是年,德濟門災,守熊汝達重建之。

明萬曆《泉州府志 · 卷四 規制志上》

这边就真的只是遗址,小雪想象力有限,无法在脑内重构当时的城门是个什么样子的。在2018年的时候当地曾利用3D全息复原过德济门,但都是只有一些新闻通稿,图片看起来也是不怎么的样子。

在德济门正对着的仅隔着一条马路就是天后宫的侧门,感觉古泉州城内布局挺紧凑的哈。从这点上来说,小雪对创景科技对海丝古城数字化复原VR骑游项目的成果视频画面持根本怀疑态度,它看起来像是古代场景但不是对泉州城的复原吧。

泉州天后宫

泉州天后宫是海内外建筑规格最高,年代最早的妈祖庙之一,它始建于宋,初名“顺济庙”。明永乐年间郑和奏请重修顺济庙,公元1415年再次重修,并更名“天妃宫”。公元1685年,感念妈祖有助清兵攻取台湾,更庙名为“天后宫”。台湾和东南亚的许多妈祖庙都是从泉州天后宫分灵的,因此它也有温陵天后祖庙之称。

天妃宫在郡城德濟門內,神本姓林,世居莆陽之湄洲嶼,父林愿,天妃其第六女也,生有祥光異香,長能乘席渡海,常乘雲游島嶼,人呼龍女。宋雍熙四年九月二十九日昇化,後人見朱衣飛行水上,天聖間,立廟莆之西山,賜額曰順濟。泉州建宮自宋慶元間里人徐世昌始,時羅城尚在鎮南橋內,而是宮適臨浯浦之上,當筍江巽水二流之匯,有禱轍應。今德濟門當其陽矣。永樂五年使西洋太監鄭和奏令福建守鎮官重新拓之,而宮宇益崇。

明萬曆《泉州府志 · 卷二十四 雜志》

天后宫主体建筑位于南北中轴线上有山门、戏台、拜庭、正殿(天后殿)、寝殿、梳妆楼,轴线两侧有东西阙、东西廊轩房、亭、斋馆等将院落围合。

鸟瞰泉州天后宫

命途多舛的泉州天后宫在民国及建国后天后宫皆挪为他用,原山门于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被拆建为南门市场,戏台因筑公路被拆毁,现在看到的是公元1990年台湾鹿港天后宫暨诸委员捐资重建的,一同复建的还有拜庭及山门前庭。山门两侧的东西双阙系公元1992年原味丹集团副会长杨清钦捐资重修,并重塑神像。

山门是移自清代晋江县学棂星门楼,其面阔三间,牌楼式造型,青石龙柱,雕花漆绘木构斗拱,两侧浮雕麒麟,青石透雕螭虎八角窗,歇山顶,悬山重檐四坡面,屋脊反翘瓷雕八龙二鳄,角脊作成凤尾伸展而卷曲。

泉州天后宫正门
泉州天后宫山门

新戏台连接于山门后檐,坐南朝北,木构藻井顶盖,雕脊画枋。据说旧时常在上面表演木偶戏、南音、笼吹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等。

戏台

天后殿花岗岩砌筑的台基上浮雕这鲤鱼化龙、八骏云火图等,殿宇系经现代重修的明清木构建筑,面阔五间,歇山式九脊重檐四坡顶。原殿内天后像毁于文革,现为公元1989年台湾新港奉天宫捐资塑造的妈祖像。

正殿(天后殿)

东西廊在正殿前东、西两侧,前连双阙,后接角亭。现西廊圯毁,东廊尚在。旧时两廊设二十四司,东廊十二司,西廊十二司,奉祀天后辅神及其他从祀神祇。现在展示有妈祖辅助神二十四司的东西廊建筑系公元1996年重修的,神像系2013年台湾鹿港天后宫主任委员张伟东重塑。

东廊

正殿殿后立有数块碑石,记录了各方信众捐资功德善事。

在正殿后略高的建筑是后殿,又叫寝殿,两侧突出部为翼亭,左右为斋馆。整座殿宇系明代大木构建筑,屋盖为两坡面的悬山顶,面阔开七间。殿前檐柱保存一对方形青石雕花的宋元婆罗门教门石柱,估计是明代翻修时移置。柱上再接木柱,刻有楹联一副:“神功护海国,水德配乾坤”,这楹联脱漆十分严重了。

寝殿
翼亭

小雪没有通灵之能,不知道神像毁了又塑的还是原来的祖灵吗?不仅如此,连宫都有很多年被挪作学校用了。

顺济桥遗址

德济门遗址前往顺济桥还是有点距离的,不仅要横跨车流量众多的大马路,而且不过江的话,这边的断桥遗址位置还比较难找,根据网络上的说法,涨潮的期间顺济桥遗址残基就看不见了,所以小雪还特意查询了那几天的潮汐时间,但还是难找。从空中看遗址就在新桥边上,但路面上是没有任何路标指引的,不熟悉没人带路的话,简直就是一头雾水,小雪也是碰运气走走看才走到的。

在土地后旱闸处过马路,经过一个标有晋江顺济桥冬泳志愿者救援队的桥底再往前走,直到看到地上供奉着一堆神像的地方,就到了。

梁式石桥顺济桥的建造采用“筏型基础”法,全河床抛填石块形成结构基础,其上干砌条石形成桥墩,上部为石梁结构,桥体为东北——西南走向。以小雪的高度,看到的顺济桥就只剩这么一点残基了,但据说现存共有船型桥墩及桥墩遗址约30处。

还是航拍看看顺济桥吧,那些水波处应该也是一处处桥墩吧。

Watch video “Shunji Bridge of Zayton“ on YouTube.

江对岸的顺济桥遗址部分则是做了观光开发,看起来还在建设中的样子。

从文献资料来看,时间顺序上是先有的顺济宫,再有的顺济桥,再有的德济门。

順濟橋在德濟門外,筍江下流。《閩書》:舊以舟渡。宋嘉定四年,郡守鄒應龍造石橋,長一百五十丈餘,翼以扶欄。以近順濟宮,因名順濟。以其造於石筍橋後,俗呼新橋。

清道光 《晉江縣志 · 卷之十一 津梁志》

据说顺济桥桥北原特设段木梁吊桥,有警即吊起、以御敌寇,并筑有桥头堡,置戟门,昼开夜闭。南端桥堡上勒有“雄镇天南”四个大字。啊,那都是过去了,现在毛线都没有了。

纵览顺济桥的历史,小雪可说这是一条坎坷的桥啊。从南宋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造桥开始,元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坍塌了一次,成化庚寅(公元1470年)又坍塌,明嘉靖丙戌(公元1526年)又又坍塌。嘉靖丁亥年(公元1527年)和嘉靖乙未年(公元1535年)则是梁断。期间陆陆续续修桥维护,到了清康熙十五年(公元1750年)桥又断了,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又坍塌了,乾隆廿二年(公元1757年)又又塌了,再之后又旋坏旋修数次。到了近现代,按理说学习了西方先进造桥技术了,又用了水泥、钢筋混凝土等现代材料了,应该能把桥改造好,给它续命个几百年吧,没有,完全没有,它还是逃不过坍塌的命运。呜呼哀哉!

Written By

博主小雪出沒於魔都,目前工作是後端程序員,喜歡旅遊,特別是文化歷史遺跡和博物館,一生所愛日本彩虹樂隊 ( L'Arc-en-Ciel) ,家有橘貓朵朵一隻。

4 Comments

  1. S̆̈说道:

    难怪顺济桥后来再也不修了。

    1. 小雪说道:

      那得看將來是不是能創造經濟收益或者政績大於修橋代價了,哈哈

  2. 大致说道:

    城门那个,我觉得是失去参照物以后都说不准准确位置吧。

    1. 小雪说道:

      那么大一个天后宫杵在那里欸…

Leave a Reply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了解 花開未央 的更多信息

立即订阅以继续阅读并访问完整档案。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