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泉州法石港

2023/06/18 3 Min Read

法石港位处泉州内港下游,晋江出海口,是一处天然的通商良港,是古代泉州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传当年马可波罗送嫁阔阔真公主远嫁波斯时就是从这里启航的。

法石港港区内有八个渡头(美山境一个、长春境俩个、文兴境俩个、圣殿境三个),至今在法石村石头街尾晋江口江海交汇处仍遗留有“美山渡码头”、“文兴渡码头”,统称江口码头,是泉州城内通过晋江水系连接泉州港出海口的重要转运码头。与“江口码头”相隔不远处还有一座始建于北宋的真武庙。

真武庙

真武庙,亦称“法石真武庙”,始称“玄武庙”,俗称“上帝宫”,主祀“北极玄天上帝”(即“玄武大帝”,俗称“上帝公”),是泉郡道教圣地。“北极玄天上帝”是从湖北武当山分炉而来的,所以“法石真武庙被誉为“八闽玄天上帝第一行宫”,有“小武当”之美称。宋元以来真武大帝被视作可保海定波宁的海神,因此在顺济宫建立起来之前都是在真武庙举行祭祀真武大帝,祈求航海平安。

玄帝廟在郡城東南石頭山,廟枕山漱海,人煙輳集其下,宋時為郡守望祭海神之所。

明萬曆《泉州府志 卷二十四 雜志》
真武庙牌坊

打车到真武庙牌坊前走进石头街,在道路的左侧就能看到依石头山山势而建造的真武庙了。

庙虽然不大——过山门延石阶而上是一个小凉亭,其后就是主殿真武圣殿了——但这个重檐歇山顶三开间的牌楼式山门却是装饰得十分豪华,山门正中是“武当山”匾额,大概是因为分灵自武当山吧。楹联有两副,其一为“大道至易至簡只在心上勤修練,玄機不難不煩唯于意中細悟參“,另一石刻是”仰之弥高大觀在上,過此以往聯步而升“。而且山门后中间上山的石阶路看起来就像天阶欸,就那种感觉,难以形容,真的是有种玄之又玄的氛围。石阶路两侧扶栏还遗留有宋代栏杆与石狮。

正对山门外右侧的红砖墙上嵌有一块三蟹龙泉”石碑,原来前面地上有一口凿于明万历年的古井。

石阶顶的台地有岩石状如玄武,是真武大帝的象征,岩石上非常有气势的“吞海”碑是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晋江知县韩岳所立,旁边的四柱八角重檐攒尖顶凉亭是清代重修的。

真武圣殿面阔三间,红砖翘脊,殿外立着一块清同治四年的示禁碑,正门悬挂真武圣殿匾额。

左右两侧是龙吟虎啸壁,上有监控摄像头,靠近就会有语音播报。

殿内正中神龛奉祀玄天上帝,神龛下位两旁侍立持戟握剑的马光华、赵光明、温峤、关羽的塑像,嗯,看起来都长得差不多。

殿内还有个念经的女道长,喃喃听不懂念的什么经,但觉得跟之前在国内寺院经堂等地方听普通信众念的一个调调。

文兴码头

出了真武庙往江边走一段距离就看到了不是很显眼的文兴码头,它是由花岗岩错缝砌成的多级石阶码头,石阶自江岸逐渐降至江中以便低潮位时小船停靠,旁边还立有一石砌宝箧印经塔。

宝箧印经塔,当地人也称作镇风塔,航标塔。文革期间这座宝箧印经塔被推倒,丢失许多重要构件,遗留的塔座还一度被泼了沥青,后于近年找回了部分构件,还原成现在的模样。根据《泉州宋代宝箧印经塔重现旧时光 构件陆续被寻回》新闻报道中的描述,可知2014年重新构造这宝箧印经塔的模样跟我们现在看到的也不一样。小雪好奇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码头之一,那么久以来就没有个会西方素描的人画过它或者在文革前拍他吗?

宝箧印式塔造型平面四方,由塔基、塔身、塔檐与塔刹四部分组成,其中塔檐多在塔身上四角向上翻挑,形象地被称为“山花蕉叶”。这种形制是由古印度的“窣堵坡”发展而来,由印度人传入尼泊尔再传入中国,并在东亚、东南亚也有所发展。

宝箧印式塔的用途最早用以供奉宝箧印陀罗尼及《宝箧印陀罗尼经》,或可供奉佛舍利,因经上说将本经书或陀罗尼咒置于塔中,此塔就是九十九百千万俱胝如来窣堵坡,为一切如来所加持护佑。后来逐渐成为一种纪念性的结构,在藏传佛教中还有小型宝箧印塔,可供于佛龛前,造型大者则可作为寺庙中的浮图塔。

在中国,宝箧印式塔在三国时代就开始建造,北魏云冈石窟、隋唐时南响山石窟、敦煌是壁画中,都有这种塔的造型。五代时期,因吴越国王钱弘俶仿阿育王造塔八万四千,使宝箧印式塔有了广泛的发展,也保存下大量遗迹,有的甚至在那时就流传到了日本。以后宋、元、明、清各代也建造了大量的宝箧印式塔。在中国分布在长江以南,北方很少见。

维基百科
Written By

博主小雪出沒於魔都,目前工作是後端程序員,喜歡旅遊,特別是文化歷史遺跡和博物館,一生所愛日本彩虹樂隊 ( L'Arc-en-Ciel) ,家有橘貓朵朵一隻。

Leave a Reply

Leave a Reply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了解 花開未央 的更多信息

立即订阅以继续阅读并访问完整档案。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