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default

四大古桥之一:泉州洛阳桥

2023/07/01 3 Min Read

始建于北宋嘉佑四年的洛阳桥是中国第一座跨海梁式石桥,也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其建造时由于洛阳江出海口潮狂水急,江底为滩涂淤泥,无坚实基础,特别利用了“筏型基础”、“浮运架梁”、“养蛎固基”等技术,有时任太守的蔡襄篆《万安桥记》石碑为记。

泉州萬安渡石橋。始造於皇祐五年四月庚寅。以嘉祐四年十二月辛未訖功。絫趾于淵。釃水為四十七道。梁空以行。其長三千六百尺。廣丈有五尺。翼以扶欄。如其長之數而兩之。靡金錢一千四百萬。求諸施者。渡實支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職其事盧錫。王寔。許忠浮。圖義波。宗善等十有五人。既成。太守莆陽蔡襄為之合樂讌飲而落之。明年秋。蒙召還京。道繇是出。因紀所作。勒于岸左。

萬安橋記
洛阳桥
洛阳桥

作为中国四大古桥之一的洛阳桥,小雪很好奇“四大古桥”这个概念是谁提出来的?是不是也是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作出来的呢。

别的不提,这个筏型基础是真的好酷啊,据说是先在江底抛制大量石块,形成矮堤后用条石丁顺交错叠砌成船型桥基桥墩,来减轻水力的冲击。不知道是不是通常江河的水比较满的缘故,小雪此前都没见过这样的桥基呢。至于“养蛎固基“的牡蛎,自桥建成起就频频遭到盗挖,啊哈哈哈哈,现在桥下还有牡蛎的话估计也不多了。

洛阳桥筏型基础

洛阳桥非常非常长,就算没有浪潮小雪觉得建起来也不容易。原先小雪还以为这是枯水季河床才那么干,一查资料发现零八年左右的时候就已经这样河道淤积了。撇开人类活动的影响不谈,大概也是沧海桑田的一种变迁吧。无人机空拍洛阳桥,风还是很大的,桥也特别长,散步一个来回都要很长时间。

Watch video “Luoyang Bridge of Zayton” on YouTube.

洛阳桥历经数次受损和修复后,至近代,据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的公开资料“1933年,国民党十九路军入闽,蔡廷锴军长改洛阳桥为钢筋混凝土路面;1938年,洛阳桥被日本飞机炸毁2孔桥面;1949年8月,解放大军进军闽南,国民党军队溃退时,烧毁桥面两段,经解放军工兵抢修通车,9月份又被飞机炸毁2孔,由福州军管会交通处第二工程队临时抢通。”最近一次全面修缮应该就是1988年那次了。除了桥墩一定是古时留存下来的,其余构建不清楚修建于何时,不知我们现今所看到的是否就是原址原貌。

南北走向的洛阳桥,其南端立有一座窣堵坡式佛塔和一座三层六角实心佛塔。

其后是两尊护桥石雕神像,头戴头盔,身披铠甲,手托长剑,两两相对。

洛阳桥以江心岛中洲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在桥头远远看着小雪还以为这就是桥的另一侧了呢,想不到还有后半截。这种桥上设洲的设计也很特别啊。

洛阳桥中洲

在中洲的南侧有一呈圆锥形的镇风塔。

洛阳桥镇风塔

桥之中亭还在中洲,其左侧是“西川甘露”碑亭,四周有“万古安澜”等历代摩岩石。

橋中亭側有西川甘雨碑,為方克立。相傳嘉靖辛亥歲亢旱,禱雨未應,方公誓於府城隍之神曰:三日不雨,則系神之主,同投洛陽江以死耳!夜夢神謂曰:已借西川雨來矣。果如言,後人為之立碑。

清道光 · 《晉江縣志 卷之十一 津梁志》

在中洲还有一个巨大的违建观音像,逾十年了有关部门也没把它处理掉,呵呵。

Written By

博主小雪出沒於魔都,目前工作是後端程序員,喜歡旅遊,特別是文化歷史遺跡和博物館,一生所愛日本彩虹樂隊 ( L'Arc-en-Ciel) ,家有橘貓朵朵一隻。

6 Comments

  1. 大致说道:

    手托啥?

    1. 小雪说道:

      手拖長劍,哈哈哈

  2. S̆̈说道:

    筏型基础很常见,很多古桥甚至国外的桥都有,倒是“养蛎固基”充满了中国人的智慧……

    1. 小雪说道:

      真沒見過,但聽你這麼說,我去找圖片倒是見到不少。

  3. 牧羊人说道:

    我也特地去查了 西川甘雨,

    这块碑刻位于泉州洛阳桥的碑亭中,题为“西川甘雨”,其书法笔力遒劲,俊迈豪放。

      我市文史学者介绍,“西川”并非地名,也不是四川的西部,而是指明代泉州知府方克。

      据了解,方克,字惟力,号西川,安徽桐城人,为明嘉靖丙戌(1526年)进士,并于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任泉州知府。

      明嘉靖年间泉州大旱,泉州知府方克率众祈雨救旱,乡民深受其惠,碑文中的“甘雨”就是见证。

    1. 小雪说道:

      感謝補充。我現在對碑文的觀賞還停留在內容層面,對書法的欣賞沒有半點能力。

Leave a Reply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了解 花開未央 的更多信息

立即订阅以继续阅读并访问完整档案。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