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村的3丁目已经提前“闭门谢客”,小雪只好加快脚步,奔向下一站——2丁目。
穿过京都电车七条站(京都市電 市電七条駅),仿佛一脚踏入了明治时代的京都街头。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京都七条巡查派出所(京都七条巡査派出所),这座单层木结构建筑,红砖与白色砂浆交错,屋檐轻巧,充满了独特的日式美学。原建筑在京都西本愿寺附近,据说当时连地带建筑都是西本愿寺无偿提供的。

派出所旁边是日本第一个公共电话亭的复原模型(自働電話),小雪甚至能想象到,当年人们排队等待,只为那一通跨越千里的电话的那份急切与期待。

转过街角,便是2丁目的主路。右手边的第一栋建筑,是充满文艺复兴风格的札幌电话局(札幌電話交換局)。外墙由当地石材砌成,窗户风格各异,尤其是二楼窗户下的连续花卉图案,更是将西欧的典雅带到了北海道。这里曾是日本电话发展的见证者,从1890年东京横滨之间的电话开通并于1900年扩展到北海道,到后来的普及,每一步都浓缩了科技的进步。小雪在里面参观了电话发展史展览,看到那些只在童年时期出现过的转盘电话,让人不禁感慨时代的巨变。





一旁红瓦的安田银行会津支行(安田銀行会津支店)是一座巧妙融合了东西方元素的仓库式建筑。它采用传统的黑泥墙和红色盐烧瓦,但入口的门廊和石墙却透露出西方设计的痕迹,可惜这次时间有限,无缘入内参观,只能在门外感受它沉稳而独特的气质。

接着来到了东松家住宅(東松家住宅),这栋联排别墅原本位于名古屋市中心,曾是经营油铺和储蓄银行的家族居所。它典型的“窄而深”设计,展示了江户时代联排别墅的特征。最让小雪惊叹的是内部错落有致的空间布局,特别是那座没有门的会计室,仅靠一道50厘米高的格子和一道台阶,就巧妙地划分了空间,既开放又私密,充满了日本古人的智慧。









东松家住宅对面,是质朴的千早赤坂小学讲堂(千早赤阪小学校講堂)。它宽敞的回廊和连续的拱门,散发着浓厚的明治时期西式校舍气息。明治中期以后,随着体操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逐渐提升,大型体操场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全国各地都纷纷修建了类似的建筑。虽然没能进入二楼的礼堂,但在回廊中漫步,想象着当年学生们在这里嬉戏、上体操课的场景,也别有一番趣味。

而最让小雪流连忘返的,是第四高中物理化学课堂(第四高等学校物理化学教室)。这座建筑外观朴实无华,内部设计却大有乾坤。教室里的通风系统、可以升降的暗门,以及巧妙利用自然光的窗户,都展示了百年前日本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站在讲台前,小雪仿佛能看到老师们在黑板前演示实验的场景。这让小雪回忆起自己的中学时光,那些在物理化学实验室里的“囧事”,打碎试管、烧坏衣服、不小心被碘灼伤,都成为了现在想起来忍俊不禁的珍贵回忆。
值得一提的是,这所学校也是两位明治村创始人的母校,他们是高中同班同学。















第四中学物理化学课堂的侧对面是清水医院 。这座诊所建于长野县木曾郡,采用传统的仓库式设计,屋檐为灰泥,同时融入了拱形入口、窗户和角柱等西式元素 。踏入其中,一条泥地通道从左侧延伸至后方,候诊室、药房和诊疗室分区明确 。候诊室的推拉门上刻着醒目的健康建议,提醒人们健康长寿的重要性 。虽然无法想象当时看病的情景,但这种东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也让小雪感受到了明治时代在医疗领域的探索与进步 。



这条路的尽头有一座半日半洋的建筑,它就是东山梨县役所(東山梨郡役所)。它被誉为“拟洋风建筑”的典型代表,以两层楼高的走廊环绕中心建筑,柱子模仿哥特式建筑,墙角用黑泥模仿石材,这一切都显示了当时日本工匠们在学习西方建筑时的独特尝试。这里的楼梯陡峭得让小雪气喘吁吁,但也让小雪感受到了,即使是两层建筑,对于当时的木匠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村长室也在这个建筑里,你可以扮工哦~





绕过一片小树林,便来到了1丁目的区域,在这里,小雪看到了另一座“拟洋风”的杰作,三重县厅舍(三重県庁舎)。它比东山梨县役所更加宏伟,宽达54米的对称设计,双层走廊环绕,不仅美观,还能有效遮挡阳光。小雪还特别注意到,建筑的门窗框和外墙都采用了“木纹漆”技术,这种工艺能模仿昂贵木材的纹理,既美观又实用。里面开设有明治时期的钟表展、明治时期的宫廷家具展和明治时期的生活展,小雪体验了一把挑扁担,嗯,确认过了眼神,小雪是做不到十里山路不换肩滴。










在三重县厅舍对面发现了一盏被围起来的二重桥装饰电灯 (二重橋飾電燈)。这盏高5.2米的铸铁电灯,由德国公司生产,巨大的球形灯罩由四根叶片状灯杆悬挂,底座稳固厚重 。它曾是皇居二重桥重建时的照明设施,如今静静地伫立在这里,仿佛见证了日本近代化的光辉时刻 。

旁边是东京铁道局新桥工厂(鉄道局新橋工場) 。这座单层铁结构建筑是早期日本国产铁制建筑的典范 ,内部的铸铁柱上刻着“东京铁道局铸造”的字样。工厂里面展示了御辇,也就是供天皇、皇后使用的专用列车 。五号御辇是第一辆为皇后制造的御辇,车厢内部富丽堂皇,天花板上绘有宫廷画家的画作,椅子则用绣有昭宪皇后紫藤纹章的布料装饰 。




就在小雪饥肠辘辘、打算离开明治村的时候,意外地发现大井牛肉店还在营业 !这家店原本是神户的一家牛肉铺,是明治时期为满足居留外国人的需求而建立的 。它的外观充满了神户外国商铺的特色,抹灰外墙模仿石砌,半圆形推拉窗、科林斯式柱子,无不散发着异国风情 。

小雪决定碰碰运气,果然幸运地吃上了晚餐 。在这里,小雪品尝到了正宗的关西风味牛肉锅 。店员熟练地在热锅上撒上糖,然后将飞騨牛肩里脊肉放在上面慢慢烤制,最后加入秘制酱汁 。肉质入口即化,甜而不腻,搭配米饭和生鸡蛋,简直是人间美味 。望着窗外,品味着这道跨越百年的美食,小雪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 。




酒足饭饱之后,夜幕已经降临 。当晚风吹过,夏蝉的鸣叫在小路上回响,小雪突然感到一阵强烈的思念,思念那些曾经一起玩闹的老朋友 。时间的河流无法逆流,在下无比清晰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



然而,旅程的最后,却遇到了一个小小的插曲 。小雪以为“宵の明治村”活动会延长接驳巴士的运营时间,但走到车站时,才发现巴士已经停运,打Uber也无人接单 。幸好,一位热心的检票员大叔帮忙电召到了当地的出租车,才让小雪顺利赶上了回名古屋的末班列车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