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花园城市呢?”这是小雪在新加坡烈日下发出的感叹,也成了小雪这次狮城之旅的生动注脚。
故事要从十多年前说起 。自从看了林依晨和陈柏霖主演的《我可能不会爱你》,小雪就对新加坡就心生向往 。小雪曾想,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剧中的取景地打卡 。然而,十多年过去了,因为各种原因,这个愿望一直没能实现 。直到这次,小雪终于踏上了新加坡的土地,满心欢喜地计划着一场打卡之旅 。
可生活总是充满意外 。就在小雪抵达前,海上石油泄漏导致圣淘沙那边的海滩不开放了 。小雪感到有些遗憾,只能将行程从电视剧打卡之旅,变成了探索这座“绿色城市”的文化之旅 。
Day 1:赞美广场
抵达新加坡的第一印象,除了美食的高物价和不尽如人意的口味,还有它严格的法律制度 。小雪在来之前的路上就做了不少功课,生怕一不小心就触犯了当地的法规。小到家里有蚊子都要被管,甚至还有当众鞭笞屁股的刑罚,真是让人啧啧称奇 。不过,好在大部分的规定都是小雪本就不会做的事情 。
这次旅行,小雪选择住在政府大厦附近的卡尔登酒店(Carlton Hotel),环境不错,房间空间也很大,交通很便利 。





第一餐便在酒店对面的赞美广场(Chijmes)觅食 。赞美广场前身是名为天主教圣婴修道院(Convent of the Holy Infant Jesus)的女子中学,由著名建筑师哥里门 (George Coleman)设计 ,其历史建筑,如古德威尔屋和哥特式大教堂,都充满了浓郁的殖民时期风情 。








这里有许多餐厅和酒吧,环境很不错 。然而,小雪的第一餐(New Ubin Seafood)就被高物价和不美味的食物给震惊了 。私以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食物有很多是重合的,但口味有所区别 。总的来说,小雪觉得新加坡的口味更重,还是更喜欢马来西亚的风味 。



Day 2: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福康宁公园、英军二战地下指挥中心、旧喜街警察局、克拉码头
第二天一早,小雪在附近一家学生光顾比较多的小店,吃了新加坡的国民早餐:吐司、溏心蛋和冰咖啡 。虽然很普通,但非常适合快节奏的生活 。

这一天的行程从新加坡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Singapore)开始 。在这里,小雪了解了新加坡的历史,包括明朝遗民的迁徙和秘密结社,以及日本侵略的历史 。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旁边就是免费的历史遗迹公园福康宁(Fort Canning),它见证了新加坡从一个古代王室所在地,到英国殖民地,再到独立国家的发展历程。

福康宁公园内还有英军二战地下指挥中心(Battle Box),它是新加坡二战历史上的一个关键地点,非常值得一去 。

从福康宁公园下山不远,就是著名的拍照打卡地——旧喜街警察局(Old Hill Street Police Station) 。它色彩缤纷的窗户吸引了不少游客在街对面拍照 。







到了饭点,小雪决定尝尝当地名物肉骨茶,于是在附近找了一家叫NG AH SIO Bak Kut Teh的店,味道不错,就是有点咸 。没想到,朋友小凉居然也早些时候在这附近打卡了,真是太巧了 。

吃饱饭后便在克拉码头散散步 。克拉码头(Clarke Quay)早年间只是一个装卸货物的小码头,现在已经变成集购物、娱乐、餐饮于一身的娱乐区域了 。这里游客不少,还有刺激的高空弹跳机,不过我就敬谢不敏啦 。





Day 3:直落亚逸街、新加坡城市规划馆、牛车水
第三天,小雪来到了牛车水,这个早期中国移民的聚居地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氛围 。话说因为昨天被晒了一天,小雪决定今天多涂点防晒 。新加坡真热真晒,说好的花园城市呢?
一大早先冲向了某人朋友推荐的亚坤吐司店(Ya Kun Kaya Toast)吃早餐 。到的时候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龙,小雪找了半天座位 。感觉味道和酒店附近那间没太大区别,可能是名气更大吧 。




沿着直落亚逸街(Telok Ayer Street)漫步,这里曾濒临大海,早期乘帆船南下的中国移民都在这里上岸 。然而,小雪遇到的第一个显眼建筑却是穆斯林的纳歌德卡回教圣殿(Nagore Dargah) 。旁边是福建人祭祀妈祖的天福宫(Tian Hock Kheng) 。再往前走,还有新加坡最古老的回教堂之一,阿尔阿布拉回教堂(Masjid Al-Abrar),同样是由印度穆斯林建造的 。原来印度也有穆斯林信仰,小雪还一直以为他们大多只信印度教 。









转至与直落亚逸街相平行的厦门街(Amoy Street),这条街也是典型的旧式南洋风格。中午在厦门街发现了一个美食广场(Amoy Street Food Centre)尝试了海南鸡饭,味道不错,就是人太多了,太热了,看起来都是附近的上班族过来吃午饭的。


在炎热的天气中,新加坡城市规划馆(Singapore City Gallery)成为了一个避暑的好去处 。这里的展览真的很棒,它通过多种媒介详细介绍了新加坡的城市发展和未来规划 。小雪甚至都心动了,想在这里定居 。抛开气候、物价、土地和一些负面因素,新加坡还是很宜居的 。看完展览后,不禁深深感叹,新加坡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能够将科学的规划付诸实践 。

















顶着烈日继续前行,来到了新加坡佛牙寺龙华院(Buddha Tooth Relic Temple) 。这是一座奢华的唐风寺院,里面有来自亚洲各地的文物和珍贵的佛舍利可以免费参观 。

佛牙寺旁边的硕莪巷(Sago Lane)和硕莪街(Sago Street),过去曾是“死人街”(殡葬一条街) 。而再隔一条街,就是过去著名的红灯区史密斯街(Smith Street) 。现在这些小街巷都变成了小商品和美食店 。
继续往前走,小雪看到了新加坡最古老的印度教寺庙——马里安曼庙(Sri Mariamman Temple),其庙门塔十分引人注目。

再前行则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回教堂之一詹美回教堂(Masjid Jamae Chulia),这又是一个印度穆斯林建立的回教堂 。詹美回教堂的设计融合了东西方元素,彰显出兼收并蓄的风格 ,并且一直只维修,从未重建过。










因为逛到太累了,晚餐早早的在酒店附近的来福士美食广场随便吃了点。


Day 4:亚洲文明博物馆、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经历了几天暴晒后,新加坡迎来了雨天 。小雪不喜欢下雨天在外面湿漉漉的感觉,于是一整天都在亚洲文明博物馆(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和新加坡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渡过,非常完美 。
来新加坡还没吃到好吃的海鲜,不甘心,今晚就去找了间吃海鲜痛风餐的,结果依然是失望。


Day 5:新加坡植物园
第五天,小雪兴高采烈地去了世界遗产新加坡植物园 (Singapore Botanic Gardens)。结果,被热得情绪一直不好 。因为路标不清晰,网站上的静态地图也含糊不清,小雪找不到想去的地方 。加上天气热,蚊虫多,又双叒叕被咬了,真是生气 。整个植物园里,只有胡姬园的温室有强劲的空调,凉爽得人都不想离开了 。

当天晚上,回到牛车水那边吃胡椒螃蟹,这是小雪此行中吃得最开心的一餐 。小雪再次确认,新加坡真的不是一个吃美食的地方 。



Day 6:滨海湾花园、鱼尾狮公园
第六天,因为特别活动,小雪围绕着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The Civilian War Memorial)周围玩了一上午的Pokemon Go ,战况激烈。

吃过午饭后,才去了著名的滨海湾花园(Gardens by the Bay),去看了传说中的擎天树和云雾林 。小雪感觉新加坡真的很不容易,在除了海以外没什么资源的土地上,硬生生地造出这么些人工景观 。这真的是在钢铁城市中种出森林啊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另一种“人定胜天”呢?

傍晚,小雪又赶到鱼尾狮公园(Merlion),拍了经典的游客接水照 。那边的星巴克还有鱼尾狮限定饮品呢 。







晚餐吃了一家号称没有使用味精的 Mikifish 餐厅,还不错,终于不咸了 。

和朋友聊天谈及对这次旅程蛮失望的 ,最后我们都同意,有些地方在视频上看看就好,不必实际到访 。
Day 7:哈芝巷、苏丹回教堂、樟宜机场
最后一天,临去机场前冲了一下色彩缤纷的哈芝巷(Haji Lane),由于时间还早,大部分店都还没营业,匆匆逛了几下就转去苏丹回教堂了。




苏丹回教堂(Sultan Mosque)是为纪念新加坡的第一任苏丹胡先沙苏丹 (Sultan Hussein Shah)而建的,但现在看到的建筑是1932年重建的,也有快一百年的历史了。














直到赶去樟宜机场,看了著名的新加坡星耀樟宜瀑布雨漩渦(Rain Vortex),已经没什么心力了,坐等登机。




另外,樟宜机场居然有Pokemon Center,算是个惊喜了。大家以后来转机的话记得去逛逛哟!
这次旅行,小雪得出了结论:新加坡可能是一个宜居的城市,但不适合旅行,或者更适合带小孩的家庭游 。虽然新加坡的人工造景令人惊叹,但大自然的美景更值得一看 ,世界那么大,可以去的地方太多了。
能常住自然最好,实在不行住一两个礼拜也不错。
最后一句话是重点:
新加坡是一个宜居的城市,
想去。
想去…住?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