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古屋德川美术馆作为德川家康的遗产宝库,这里收藏着德川家族的珍贵遗物,每一件展品都像是一个个被封存的故事,等待着有心人去开启。小雪带着好奇与敬畏,开始了这场穿越时空,探秘日本武士阶层精神与生活的旅程。
德川美术馆创立于1935年,核心藏品源自德川家康及其第九子义直,以“大名道具”为主,包括盔甲、刀剑、茶道具、能乐用具、婚礼调度、绘画和古籍等。馆藏共逾1万件,其中国宝9件、重要文化财产59件,最著名展品有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源氏物语绘卷》、德川千代姬的国宝“初音之调度”等。
武士的面子与里子:武器、盔甲与优雅生活物品
曾经以为武士的世界只有刀光剑影,充满肃杀之气。然而,在德川美术馆,小雪看到了一个更立体的武士形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名家每年正月摆甲胄、竖立旗帜和幡旛的传统年中仪式。这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炫耀,更是一种庄严的礼仪,宣告着武士的身份和荣耀。展柜中,国宝级的刀剑和盔甲陈列其间,尤其是德川家康和他的儿子们用过的具足与名刀,每一件都凝结着匠人的心血。它们不仅是实战的利器,更是武士身份和威望的象征。




日本的甲冑,以其独特的美观性和华丽性闻名于世。它们不仅仅是防御工具,更融入了平安时代的色彩美学,用五彩缤纷的丝线装饰。从平安时期优雅的大铠,到战国时期充满个性的具足,再到江户时代追求复古的考证甲胄,每一件都体现了武士阶层独特的“用”与“美”的统一。它们是顶级工艺的结晶,融合了锻造、雕金、漆工、莳绘等多种技术。




















武士的装备除了甲胄,马匹同样不可或缺。在武士社会中,马被广泛用作军马。武士的武艺甚至被称为“弓马之道”。优秀的战马不仅是实战伙伴,更是武威和武艺的象征。展览中展示的各种华丽马具,也让小雪看到了马在武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深厚的文化价值。









当小雪沉浸在这些冰冷的金属与精湛的工艺中时,另一侧展厅的展品则让人感受到了武士世界的另一面——优雅与内秀。在这里,小雪看到了大名们私密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物件,特别是那套国宝级的“初音の調度”。这套制作于江户时代的嫁妆,由德川将军的女儿嫁入尾张德川家时所携带,其上精美的莳绘艺术达到了日本莳绘艺术的巅峰。每一件物品都描绘着《源氏物语》中的“初音”篇章意境,不仅工艺精湛,更寓意深远。这让小雪意识到,在武士的铠甲之下,同样跳动着一颗追求艺术与美的灵魂。武士,不只是骁勇善战的将领,更是有文化修养和精致品味的贵族。




武士的文化修养:茶室、礼仪厅与能剧舞台
走出盔甲展区,小雪走进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眼前是“猿面茶室”的再现空间,空气中仿佛弥漫着茶香。武士们将“茶之汤”文化引入正式的接待活动中,茶道具不仅是日常用品,更是“身份、威望和文化修养的象征”。在这里,小雪看到了那些被称为“名物”的珍贵茶具,它们见证了武将们在战国乱世中,于方寸茶室之间进行的心灵交流与文化角力。






紧接着,小雪来到还原了名古屋城二之丸御殿的“広間”和“鎖の間”的展厅。这些空间陈设着从中国进口的珍贵唐物,如花瓶、香炉等。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遵循着室町时代将军家正统的规制仪式。小雪仿佛能想象到,大名们在这里举行正式仪式,或是在私下休憩时,是如何通过这些物品展现他们的品味与地位。
最让小雪感兴趣的是能剧舞台的再现。能乐被德川幕府定为“武家的式乐”,也就是官方场合的表演艺术。舞台上摆放着华丽的能面、乐器和服饰,它们不只是演出道具,更是武家社会中发展起来的重要文化象征。能乐,以其深刻的精神内涵和精美的艺术形式,成为了武士阶层礼仪与文化素养的体现。






王朝传统的精华:《源氏物语绘卷》
作为日本文学的巅峰巨作,源氏物语不仅展现了平安贵族阶层的“雅”美学,更对后世的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里展出了德川家族代代相传的《源氏物语绘卷》复制品和影像,每一幅画都细腻地描绘着平安时代的生活场景。那一刻,小雪仿佛能感受到作者紫式部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洞察力,也能体会到这部世界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所蕴含的跨越千年的魅力。

小雪原以为武士的生活只有战争与严酷的纪律,却在这里看到了他们对艺术、礼仪、文化和美的极致追求。从象征力量的盔甲到代表品味的茶具,从展现礼仪的府邸到充满艺术内涵的能乐,每一件展品都共同勾勒出一个鲜活而复杂的武士阶层形象。他们不仅是战场上的勇者,更是生活中的雅士。如果你也对日本武士文化感兴趣,强烈推荐你来名古屋德川美术馆。
甲胄保存如此完好是不是就意味着没上过战场?至少没上过前线吧。
保存的应该都是做仪式用的甲胄吧?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