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Follow Us

亚洲文明博物馆

2025/06/26 7 Min Read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 ACM)致力于探索亚洲多元的文化遗产,以及新加坡作为连接东西方贸易与文化交流枢纽的历史地位。博物馆的展品跨越千年,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的丰富文物,通过多个主题展馆,深入展现了亚洲不同文明的信仰、艺术、贸易和日常生活。

Maritime Trade 贸易与海上丝绸之路

Tang Shipwreck 唐代沉船

“黑石号”沉船,是近 1100 年前从中国广州启航的一艘阿拉伯商船,于 1998 年在苏门答腊附近被发现。这艘沉船证明了早在 9 世纪,东南亚地区就是连接中东、印度、东南亚和中国的重要全球贸易中心,即“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船上承载着来自不同地区的丰富货物,包括中东的玻璃、印度的棉花、东南亚的香料以及中国的大量陶瓷和丝绸,其中陶瓷种类尤其丰富,展现了当时中国陶瓷业的活力与市场细分。

Maritime Trade 海上贸易

海上贸易展馆深入展现了亚洲长达千年的贸易与文化交流史,核心展品为主要销往海外的中国、日本和东南亚陶瓷,以及亚洲家具和装饰艺术品。展览通过多地港口城市地图,追溯了新加坡之前这些国际贸易枢纽的演变。展品不仅揭示了全球贸易需求如何塑造艺术品,也反映了跨区域品味变迁及文化融合如何催生新艺术形式。无论是为欧洲市场生产,还是满足亚洲皇室宫廷的收藏需求,甚至因欧洲贸易公司的进驻而刺激的生产,这些文物都生动证明了早在两千年前,亚洲就已经活跃着高度发达的全球贸易网络,而正是这些文化间的频繁互动,共同塑造了我们今日世界的面貌和艺术品的风格。

Faith & Belief 信仰与宗教

Ancestors and Rituals 祖先信仰与仪式

先祖与仪式展馆深入探索了包括东南亚偏远社群在内的传统社会中,对祖先和仪式的信仰。先祖在社群中被视为地位的赋予者、生者的守护者以及未来世代繁衍的保障,因此,敬奉祖先被认为是生存的关键。此外,展览还展示了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与动植物及人类生育力相关的仪式和传统,这些仪式用来确保丰饶与和谐。展厅重点聚焦了东南亚地区多元的地理、生态、文化和语言背景下的传统社会,讲述了从水稻种植者到航海商人,不论身处沿海贸易中心还是偏远部落社区的不同背景的故事。

Ancient Religions 古代信仰

古代信仰展厅通过雕塑、绘画和仪式器物等杰作,追溯了印度三大宗教——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如何沿着贸易路线从印度传播至中国,并进一步抵达东南亚。

虽然耆那教自公元前6世纪以来一直在印度实践并与佛教和印度教艺术风格相似,但它并未像后两者那样广泛传播。随着印度教和佛教的扩散,艺术家们巧妙地借鉴并融合了当地的理念和熟悉的概念,从而创造出独具地域特色的新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品虽然最初源于印度范本,但在各文化中发展出了独特的风格,到8世纪时,印度教和佛教已在东南亚大部分地区盛行。

展览还探讨了艺术家如何表现那些神秘莫测、无所不在的神祇:有时通过赋予神灵具有神性和超人力量的人形,有时则运用抽象和象征性的图像来阐释其深远意义。

Christian Art 基督教艺术

基督教艺术展馆聚焦于在亚洲使用或创作的基督教艺术品,这些展品大多是亚洲与欧洲跨文化艺术交流的结晶。基督教信仰早在公元7世纪就随贸易从中东经中亚、中国和印度传入亚洲;16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等欧洲殖民者在贸易航行中带来了天主教传教士,使得贸易与信仰传播形成共生关系,果阿、马六甲、马尼拉、澳门和长崎等港口城市成为传教基地,17世纪荷兰新教徒也开始在东南亚传教。随着基督教在亚洲的传播,为满足传教需求,新的艺术品应运而生,它们巧妙地将欧洲传统的基督教意象与亚洲本土的艺术传统、材料和技术相结合,最终呈现出既有西方主题又有亚洲风格的独特作品。

Islamic Art 伊斯兰艺术

“伊斯兰艺术展馆”展示了受伊斯兰价值观和审美影响而创作的各类器物,涵盖了宗教、世俗、宫廷和科学等不同类别。特别是亚洲各地(特别是东南亚)为伊斯兰信徒创作的精美宗教艺术品,生动地展现了全球性的伊斯兰艺术理念如何在不同地域融入本土特色,从而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视觉表现形式。

Materials & Design 材料与设计

Ceramics 陶瓷

“陶瓷展馆”全面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清朝的中国陶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展出的德化瓷收藏。陶瓷作为中国最伟大的技术和艺术成就之一,涵盖了从简朴陶罐到精致瓷器的广泛品类,曾是仅次于丝绸的第二大出口商品,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成为了中国的代名词。得益于丰富的优质粘土和矿物颜料,中国窑炉数世纪以来不断完善烧制和上釉技术,并具备大规模生产的能力。中国瓷器以其洁白、半透明而又坚固的特性被视为奇迹,其制作和烧制方法长期作为商业秘密,使中国在瓷器贸易中占据垄断地位,直到17世纪早期日本和18世纪早期欧洲才掌握这项技术。中国陶工还发展出多样化的装饰技法,以满足从宫廷到海外客户的不同市场需求,各地窑口也根据海外订单专门生产不同形式和色彩的瓷器。

Fashion and Textiles 时装与纺织品

时装与纺织品展厅深入探讨了服饰如何揭示亚洲的身份认同与跨文化交流。展览超越了传统的民族服饰概念,展示了风格如何在不同地区之间融合与演变。目前正在展出的“亚洲时尚”汇集了中国彩绘丝绸、印度印花棉布和爪哇蜡染等逾20件新近入藏的精美杰作,彰显了传统与创新之间的活力。

Jewellery 珠宝

该展览是全球首个永久性聚焦岛屿东南亚珠宝的展厅,通过展示从新石器时代到20世纪的文物,呈现珠宝多样而复杂的风格、形式与用途。

作为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珠宝贯穿人的一生,不仅与佩戴者亲密无间,更以令人惊叹的方式公开传递着美、等级和地位的理念。珠宝不仅是浓缩的财富和可穿戴的价值,也承载着爱与奉献等基本情感,甚至能象征微观宇宙并调节人与超自然领域的关系。展出的珠宝作品生动展现了该地区与世界的动态适应性关系,在复杂的全球贸易网络中,印度教、佛教、伊斯兰、中华、波斯、印度和奥斯曼等多元文化的影响被巧妙地本土化和重新诠释,从而诞生了极其丰富的珠宝形式和风格,超越了单纯的美学功能。

亚洲文明博物馆不仅是新加坡文化多样性的缩影,也是一个窗口,让我们得以一窥亚洲各大文明间的互动与融合,以及这些交流如何共同塑造了我们所处的世界。

更多藏品见小雪Facebook相册

Written By

博主小雪目前處於CET時區,正在努力學習語言中,喜歡探索世界,特別是文化歷史遺跡和博物館,一生所愛日本彩虹樂隊 ( L'Arc-en-Ciel)。

Leave a Reply

Leave a Reply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