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Follow Us

四天王寺

2024/11/27 5 Min Read

四天王寺是日本最古老的官方佛教寺庙,成立于593年,由圣德太子创立。作为和宗1的总本山2,四天王寺不仅在宗教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大阪的一大文化和历史象征,因此也是小雪大阪之行的重点之一啦。

四天王寺由圣德太子3于公元593年建立,是日本最古老的官方佛教寺庙。(跟小雪同年代的人一定对圣德太子不陌生,他就是《搞笑漫画日和4》中的一位主角啦!)其建立与当时的宗教冲突密切相关。圣德太子代表崇佛派,与反佛教的物部守屋5一派发生了激烈的斗争。在战局不利时,圣德太子向四天王(佛教的护法神)祈祷,许诺若获胜将建立寺庙供奉他们。最终,他赢得了战争,并兑现了承诺,建造了四天王寺,以供奉东持国天、南增长天、西广目天和北多闻天四位天王像。

怀着对日本最古老官庙的敬仰,我们搭乘电车来到了四天王寺。据说这里也是看日落的最佳地点,可惜我们来的时间不对,以后有机会可以再来看看。

跟着导航,我们首先来到了……四天王寺灵苑。有点崩溃,为什么是墓地啊,嘤嘤嘤~小雪只好一路默念“有怪莫怪我哋路过咋~”

感觉有点不对的我们戳着 Google map 研究了一番,绕啊绕地终于来到了四天王寺的龟池(亀の池),看起来像是给信徒们放生用的放生池。

亀の池

位于龟池口的就是由石桥组合而成的石舞台,是“日本三舞台6”之一,在日本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4月22日,为追忆圣德太子而举行的圣灵会舞乐大法事在此进行,活动中会有源自于千年前的宗教仪式的舞乐表演。

四天王寺石舞台
石舞台

四天王寺的建筑风格受到中国寺院的影响,采用南北向排列的伽蓝布局,包括中门、五重塔、金堂和讲堂等主要建筑,这种布局成为后世日本寺庙建筑的重要参考。注意,中心伽蓝区域进入是需要付费参拜的,300日元/人。

四天王寺的中门(仁王门)是寺庙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中心伽蓝的南端,南大门的北侧。又因其两侧供奉的金刚力士像而被称为仁王门,象征着对寺庙的保护与守护。

四天王寺仁王门
中门(仁王门)

西大门是由圣德太子于推古元年(593年)创建的,后于昭和37年(1962年)在松下幸之助的捐赠下重新建造。由于其象征着通往极乐世界的意义,因此被称为“极乐门”。门柱上刻有转法轮,参拜者可以旋转它,以此象征性地接触法门,从而积累洗心的功德。

四天王寺极乐门
极乐门

四天王寺的五重塔被称为“六道利救塔”,是由圣德太子于593年创立时所建,象征着他对拯救六道众生的愿望。在塔的基础心柱中,圣德太子放置了六粒佛舍利和自己的一些头发,以表达其悲愿。该塔不仅是四天王寺的重要标志,也是日本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不过这座塔被反复烧毁又重建过,目前看到的建筑是采用了传统的日本建筑风格。如果想要登塔就需要脱鞋,塔内的楼梯还是比较陡和窄的。另外,塔内不允许照相。

讲堂是四天王寺内重要法会和庆典活动的举办场所,佛像和壁画都十分壮观。里面不允许拍照,不过可以请回一张内容是讲堂内部照片的明信片,小雪选择了将它寄回老家,很可惜遗失了,以后还是寄给自己吧。

尽管经历多次火灾和重建,四天王寺依然保持了其飞鸟时代的建筑风格,成为日本和宗的总本山。

中心伽蓝的东侧是太子殿,专门用来纪念和供奉圣德太子。每月22日举行的“太子会”是纪念圣德太子的特别活动,期间会开放特定区域供信徒参观。

太子殿猫之门的雕刻出自著名雕刻家左甚五郎7之手,建于1623年,重建于1614年后的四天王寺中。传说这只猫在元旦时会叫三声,象征着新年的到来。猫之门不仅是一个入口,它还被认为负责巡逻寺庙,防止老鼠损坏寺院中的经书。猫的形象在日本文化中常与灵性和保护相关联。虎之门与猫之门相邻,虎被视为强大的守护者,负责防止不好的东西进入寺庙。

四天王寺的见真堂是为了纪念净土真宗的祖师亲鸞圣人8而建立的重要建筑。见真堂旁边安置着露座的亲鸞圣人像(见真大师),这是对他的重要纪念。亲鸞圣人的形象常常被认为是慈悲与智慧的象征,吸引了许多信徒前来膜拜。

见真堂

四天王寺的石鸟居是寺庙的重要标志之一,最初是木造的,建于永仁二年(公元1294年),后来改为现在的石造形式。这座鸟居被认为是日本最古老的石鸟居之一。鸟居上方悬挂的扁额上写有“釈迦如来 転法輪処 当極楽土 東門中心”,意为“这里是释迦如来讲法之处,是极乐世界的东门中心”。

鸟居在日本文化中通常作为神社的入口,但在四天王寺,它象征着通往极乐世界的入口,标志着这片土地的神圣性。据说在春分和秋分时节,夕阳正好落在鸟居中央。

四天王寺曾是日想观的圣地,信徒们会在极乐门观看落日,以此祈求往生极乐世界。据说古代大阪地区西侧曾是海洋,夕阳落下时,信徒们常在此默念祈愿。

四天王寺石鸟居
石鸟居

石鸟居下方有一块“砰砰石”,据说耳朵贴近可以听见砰砰的声音,反正小雪是什么都听不到。

四天王寺是大日本佛法最初之官寺,在中国来说的话差不多地位的要数白马寺了吧?下次有机会要去看看~

  1. 和宗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提倡以慈悲和智慧来解决冲突,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净土宗、禅宗、和日莲宗都可以视为是和宗的一部分,这些宗派虽然在具体教义和实践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和”的精神,即追求内心的平和与社会的和谐。 ↩︎
  2. 总本山通常被视为一个宗派的“根本山寺”,意即该宗派传承和弘扬教义的主要场所。它是信徒朝圣和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目的地。在日本佛教中,除了总本山外,还有大本山、中本山、别格本山等不同等级的寺院。隶属于总本山的其他寺院则被称为末寺或末山。总本山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平安时代(794-1192年),当时一些主要宗派如天台宗和真言宗以特定寺院作为其传法中心。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一制度逐渐被其他宗派采纳。 ↩︎
  3. 聖徳太子(Shōtoku Taishi)是日本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政治家和佛教推广者,生活在飞鸟时代(约574年-622年)。他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文化贡献以及对佛教的支持而闻名,被尊崇为日本佛教的奠基人之一。圣德太子于593年成为皇太子,之后担任摄政,实际掌握朝政,并在604年制定了日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十七条宪法》。圣德太子于622年去世后,被后世尊为“太子”,并在佛教中被视为菩萨。 ↩︎
  4.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media/md1593 ↩︎
  5. 物部守屋(もののべのもりや,Mononobe no Moriya)是物部氏的首领,生活在飞鸟时代。这一时期是日本历史上的重要转型期,佛教开始传入日本,而物部氏是当时日本有力的贵族家族之一,以武士和神道信仰为背景,是坚定的神道信仰支持者,反对佛教的传播。 ↩︎
  6. 通常所指的“三舞台”是指日本的三个著名的传统舞台,严岛神社的高舞台、住吉大社的石舞台和四天王寺的石舞台。 ↩︎
  7. 左甚五郎(ひだり じんごろう)是日本江户时代初期著名的传说性雕刻师,他的作品在日本各地广受欢迎,尤其以精美的木雕闻名。 ↩︎
  8. 亲鸾圣人是净土真宗的创始人,他在平安时代末期至镰仓时代初期积极传播佛教,强调信仰与念佛的重要性。 ↩︎
Written By

博主小雪目前處於CET時區,正在努力學習語言中,喜歡探索世界,特別是文化歷史遺跡和博物館,一生所愛日本彩虹樂隊 ( L'Arc-en-Ciel)。

2 Comments

  1. 部落志说道:

    车里放着两年前去时的御守

    1. 小雪说道:

      该换新的了呀亲!

Leave a Reply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