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山西博物院建筑
山西博物院建筑

参观山西博物院

2021/09/25 16 Min Read

来到山西太原怎么能错过这里的博物馆呢,只是时间有限,小雪只去了参观了山西博物院,而且还没看完所有展品,山西的老祖宗们留下的财富真是太多啦。

位于太原滨河西路的山西博物院展厅面积十分大,日常基本陈列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5个艺术专题构成。小雪这次看到戏曲故乡展厅就到闭馆时间啦,剩下的展厅以后有机会再来吧~

内容 隐藏

青铜器

食器

西周晋侯温鼎 Warm Ding of Marquis of Jin

西周 · 晋侯温鼎 Warm Ding of Marquis of Jin

晋侯温鼎出土于晋武侯夫人墓,方折唇,腹略鼓,双附耳,三卷尾鸟形扁足,三足连铸有圆形托盘,盘底有三个“十”字形镂孔。颈部饰三组相对的回首卷体龙纹,器腹内壁铸有铭文“ 晉侯乍旅鼎”五字。

温鼎是一件可以在托盘中加木炭用来保温鼎内食物的饪食器,有的作用类似今天的火锅。晋侯温鼎的大小让小雪觉得大概是个人用的食器,毕竟西周是分餐制的嘛。

晋武侯,姬姓,名宁族,晋侯燮之子,唐叔虞之孙,是西周诸侯国晋国的第三任统治者。

唐叔子燮,是为晋侯。晋侯子宁族,是为武侯。武侯之子服人,是为成侯。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

酒器

西周豬尊 Pig-shaped Zun

西周 · 豬尊 Pig-shaped Zun

猪尊出土于晋侯燮夫人墓,猪嘴凸出,嘴角獠牙外露,双耳斜耸,形体肥硕,腹部中空,四足粗壮,尾巴上翘,背脊有鬃毛,背部有圆形开口并附盖。盖面装饰目雷纹一周,腹部两侧均有圆形凸起,装饰火纹和变形兽纹。盖和腹底铸有铭文:“ 晉侯乍旅飤”。“飤”同“食”,多用于青铜食器铭文中,在酒器中自铭为飤,罕见。(在博物馆看的时候官方解说道这个铭文最后一个字还没定论,有人曾经也如此记叙道,结果小雪回家查资料就都已经是定论的结果了。)

晋侯燮,姬姓,名燮,一作燮父,唐伯侯,是西周诸侯国晋国的第二任统治者。燮父为周成王之弟唐叔虞之长子,故称唐伯,继位后改国号唐为晋。

西周鸟尊 Bird-shaped zun of Jin Marquis
西周 · 鸟尊
西周鸟尊象首
象首

西周 · 鸟尊 Bird-shaped zun of Jin Marquis

鸟尊出土于晋侯燮墓,整体造型为伫立回首的凤鸟形,凤尾下弯成一象首,与双腿形成三点支撑。器盖和腹底铸有铭文,“晉侯乍向太室尊彝”。

的形制圈足,圆腹或方腹,长颈,敞口,口径较大。商周至战国时期,还有另外一类形制特殊的盛酒器—牺尊。牺尊通常呈鸟兽状,有羊、虎、象、豕、牛、马、鸟、雁、凤等形象。牺尊纹饰华丽,在背部或头部有尊盖。

这个是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凤尾是大象,不知何意义,但研究者据此猜测西周时期山西是有大象出没的,但不知为何后来大象又消失了。

西周兽形觥 Animal Shaped Wine Container

西周 · 兽形觥 Animal Shaped Wine Container

兽形觥出土于绛县横水倗国墓地,方体,龙头盖,腹壁微曲。龙头张口露齿,唇上饰蛇纹,盖上饰龙纹和兽面纹,口沿以下饰花冠凤鸟、长冠凤鸟和弯角龙纹。觥体四壁和圈足分别饰内卷角大兽面和长冠凤鸟,均以雷纹填地。主体花纹之上又以阴线刻花,形成三层花,豪华富丽。

倗国,先秦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在今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其范围在晋国附近,历史上无文献记载。

,觥筹交错的觥,觥的器身呈椭圆形或方形,圈足或四足。带盖,呈有角兽头或长鼻上卷的象头形状。有的觥全身为动物形状,盖为兽头、背,器身为兽腹,足为兽腿。觥的装饰纹类似于牺尊、鸟兽形卣。和兽形尊不同的是,觥盖为兽头连接兽背的形状,流部为兽颈,用于倒酒。

禮圖云:觥大七升,以兕角爲之。一說刻木爲之,形似兕角,蓋無兕者用木也。韓詩云:觥受五升,所以罰不敬。

小雪觉得用这个喝酒一定很带感,但转念一想怕是会铅中毒,查了一下,确实有人在研究古代青铜器的使用与铅中毒与王朝衰亡的关系。

西周 · 鸟盖人足盉 He with a Bird-shaped Lid and Human-shaped Feet

鸟盖人足盉出土于晋献侯夫人墓,器体扁圆,顶有长方形口,口沿外侈,上有圆雕的振翅鸟形盖,以熊形链条与器体相接,前有昂首曲颈的龙首形流,后为兽首形鋬,器下为两个祼体的半蹲人形足,身前倾,背负器身,表现出两人负重时的姿态。盉身上部饰体躯相交的龙纹,两侧由内向外依次饰蜷曲龙纹、鳞纹、斜角云纹。

晋献侯,姬姓,出土铭文记载其名为稣,是西周诸侯国晋国的第八任国君,在位11年。

十八年,釐侯卒,子献侯籍立。献侯十一年卒,子穆侯费王立。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

鸟盖、熊链、龙流、兽鋬、半蹲裸人足,小雪想象力不够丰富,实在没有认出那些熊、龙、兽。那熊看起来像是米老鼠或者卡通狐狸,那龙还有双马尾,那个兽反而看起来像条龙。

西周变形兽纹盉 He with Anamorphic Animal Motifs

西周 · 变形兽纹盉 He with Anamorphic Animal Motifs

变形兽纹盉出土于晋靖侯夫人墓。

本作调和水与酒用以控制酒的浓淡的器具,基本形状为圆腹,上有盖子,有三到四个足。西周时期盉与盘组合,用作盥洗。

晋靖侯,姬姓,出土铭文记载其名为喜父,是西周诸侯国晋国的第六任统治者,晋厉侯之子。

厉侯之子宜臼,是为靖侯。靖侯已来,年纪可推。自唐叔至靖侯五世,无其年数。靖侯十七年,周厉王迷惑暴虐,国人作乱,厉王出奔于彘,大臣行政,故曰“共和”。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
春秋螭柄提梁盉 Water Vessel with Handle

春秋 · 螭柄提梁盉 Water Vessel with Handle

螭柄提梁盉出土于长治市分水岭古墓群。螭形提梁,拱背卷尾,流作龙首,引颈张口,似在长鸣。整体造型轻盈,富有动感。

水器

春秋蟠螭纹四耳铺首衔环鉴和蟠螭纹双耳壶

春秋 · 蟠螭纹四耳铺首衔环鉴 Large Jian with Four Handles and Dragon Motifs

铺首,衔接门环的底座式装置,多为金属制,故又称“金铺”、“铜蠡”,以兽面衔环状为主,亦称“兽环”。铺首作为装饰,在商周时已见于铜器之上,可能尚早于用以为门饰。

,大盆也,其用途以盛水、照容貌为主,也作容器、盛汤酒,或沐浴之用。

蟠螭纹,古代青铜器纹饰的一种,以螭龙盘曲纠结行为图案,有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纹样,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 · 蟠螭纹双耳壶 Pot with Two Handles and Dragon Motifs

,盛酒器,亦可盛水。壶的形状多是长颈、圆腹,侈口状似以瓠形而仿制。商代壶多扁圆形,有贯耳。西周壶多长颈、圆腹,有盖,兽耳衔环。春秋壶多扁圆,椭方,长颈,常以伏兽为耳,莲瓣为饰。

乐器

晋侯稣钟 Jin Marquis Su Bells

晋侯稣钟 Jin Marquis Su Bells

晋侯稣钟出土于山西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8号墓出土。该编钟总计16件,本馆展出2件,其余14件由上海博物馆从境外购回。编钟分两组,三种式样,非同时铸造,测音却和谐,是标准配律。16件钟上共刻有355字的长篇铭文,完整记录了西周厉王三十三年,晋侯苏率军参加周厉王亲自指挥的讨伐东夷的战争。这两个编钟上刻有铭文 “年無疆,子子孫孫”、“永寶茲鍾”。 晋侯稣钟的价值一为它所记载的战争在史书中没有记载,二是刻铭文的方式首见,战国前多为铸纹,但此钟上是刻纹,刻纹要求使用的金属足够坚硬,因此体现了当时冶金技术的发达。

生活用具

战国 · 铜炭箕

战国 · 铜炭箕

炭箕是中国古代取暖用具之一,碳盘、 碳铲、炭箕为一组。炭箕造型类似簸箕,布满篓空小孔的又称漏铲, 用来移动火种及烧红的木炭 ,因为会直接碰触烧红的炭块,所以大多有qióng,安上木头长柄作为隔热。使用时,炭灰能自然地从镂空处落下,使炭火在燃烧时不至于被过多的炭灰影响而隔绝氧气。

杂项

西周 · 立鸟人足筒形器
立鸟人足筒形器
西周 · 立鸟人足筒形器
立鸟人足筒形器底部

西周 · 立鸟人足筒形器

立鸟人足筒形器出自晋穆侯夫人墓,筒形,顶铸有一只圆雕立鸟捉手,器盖和器口边沿各有一对贯耳,下部有方座,内有两个铃铛,四面各有一个裸体人形足,发髻高耸,屈膝下蹲,形象写实生动。作用不明。

人形器足大多以下层人物为写实对象,特别是奴隶。

春秋 · 青铜鼓座 Drum pedestal

春秋 · 青铜鼓座 Drum pedestal

鼓座圆盘,表面隆起,正中有8厘米高的圆筒,以承放贯鼓之建柱。鼓座外壁有4个铺首衔环,等距分布。鼓座的顶部饰一道绹索纹;圆筒外侧饰一条蟠螭纹带。鼓座表面饰5条高浮雕纹带,除第二条是正反相间的牛头状兽面纹外,均为相互缠绕的夔龙纹带,带间以素面凸棱和三角几何纹带凸棱相间隔。

战国 · 铜牺立人擎盘 Copper plate held by a standing man riding on an animal

战国 · 铜牺立人擎盘 Copper plate held by a standing man riding on an animal

盘为圆形,侈口,平底,下接支柱,可以灵活转动,盘底以镂空蟠虺纹装饰。牺牲体肥硕,面部表情温顺,双目圆睁,长吻大耳,四足短而粗壮,站立平稳,牲背上站立一人,面目清秀,束发垂脊,身穿右衽长袍,双臂前伸,手握盘柱。作用不明。

玉器

春秋 · 侯马盟书 Houma League

春秋 · 侯马盟书 Houma League

这一系列的土玉、石质盟书是60年代山西侯马市晋国遗址出土,由郭沫若命名的,它们绝大多数为圭形,也有圆形及不规则形。辞文多以朱笔书写,少数为墨笔。内容可分为主盟人誓辞、宗盟类、委质类、纳室类和诅咒类等五大类。是研究晋国历史、古代盟誓制度及古文字的重要文物。

西周 · 玉覆面 Jade pieces (found on the face of the tomb owner)

西周 · 玉覆面 Jade pieces (found on the face of the tomb owner)

出土自晋侯墓地。

佛教艺术

释迦造像

釋迦牟尼(梵語:शाक्यमुनि,Śākyamuni,意為「釋迦族之聖者」),姓喬達摩,名悉達多(公元前563/480年—公元前483/400年),古印度思想家、教育家,佛教的奠基人;稱號為釋迦牟尼佛、喬達摩佛、佛陀(意思為「覺悟者」)、世尊、釋尊等;又簡稱釋迦文佛、釋迦如來、釋迦佛,(「釋迦」是其種族之姓,意為「能仁」,「牟尼」則是古印度對於聖者的尊稱,意為「寂默」)。釋迦牟尼出生於今尼泊爾南部的王族家庭,為剎帝利種姓。

维基百科
东魏釋迦立像

东魏 · 释迦立像

褒衣傅帶,內著僧祇支。

僧祇支,梵语 sajkaksikā,巴利语 savkacchā, savkacchika。为五衣之一。意译掩腋衣、掩腋襯衣、覆腋衣、覆肩衣。又作僧腳崎迦、僧竭支、僧迦支、僧卻崎、僧腳崎、僧腳差。略稱祇支,或竭支。在印度僧团所规定比丘尼之三衣外,尚有穿在三衣里面之覆盖两腋、胸部及左肩,长至腰下之长方形內衣,称为僧祇支。

在YouTube上观看《厥修羅.覆肩衣.僧祇支穿著示範》

西魏釋迦立像

西魏 · 释迦立像

這個佛像小雪喜歡,好可愛呀!

北齐 · 释迦头像

弥勒造像

彌勒菩薩(藏文:བྱམས་པ།;梵文:मैत्रेय Maitreya;巴利語:Metteyya),是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將在未來娑婆世界降生成佛,成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在賢劫千佛之中將是第五尊佛,常被尊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或彌勒佛。

维基百科
北魏交腳弥勒菩萨像

北魏 · 交腳弥勒菩萨像

这居然是弥勒佛!小雪才知道原来五代以后的弥勒佛才是我们所熟知的大肚形象。

五代以前,汉字文化圈的弥勒像有菩萨形和如来形两类。菩萨形弥勒像根据《弥勒上生经》 制作,主要表现弥勒在兜率天为诸天神祇说法的情景。菩萨装束,两脚交叉而坐或左脚下垂。

五代后梁时期在江浙开始出现以契此和尚为原型塑成的笑容可掬的大肚比丘。

唐解氏造弥勒座像

唐 · 解氏造弥勒座像

弥勒佛结善跏趺坐于须弥座上。

五代以前的如来形弥勒系根据《弥勒下生经》制作 ,是弥勒下凡之后,在龙华树下继承释迦如来的救世责任,形象与如来差别不大。

须弥座平面通常呈方形,上下宽,中间逐层收窄,中间最窄的一层,称为束腰,束腰之下为仰莲花层,束腰之上层为伏莲花。

菩萨造像

北齐菩萨立像

北齐 · 菩萨立像

颈戴珍珠,身披璎珞。

璎珞出自梵语Keyūra(枳由罗),编玉而悬于身者。

北齐观音菩萨五尊像 Five statues of Avalokitesvara

北齐 · 观音菩萨五尊像 Five statues of Avalokitesvara

原来观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协侍菩萨。这尊造像有观音菩萨的二弟子二协侍菩萨。这是俄罗斯套娃吗?观音自己本身就是别人的协侍,然后他还有自己的协侍?

净土宗认为,观音菩萨是西方净土的大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分别为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与地藏王菩萨分别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菩萨,并称“娑婆三圣”。同时祂也是四大菩萨之一。

唐菩萨立像

唐 · 菩萨立像

这…这也是菩萨?!憨厚可爱啊!

唐菩萨立像

唐 · 菩萨立像

看,菩萨也有肚腩!

明鎏金準提菩薩像
明鎏金准提菩萨像
明鎏金準提菩薩像
明鎏金准提菩萨像

明 · 鎏金准提菩萨像

准提菩萨(梵语:चुन्दा,罗马化:cundā),为佛教中显教、密教所共尊的大菩萨;准提意思是“清净”。

汉传佛教的准提菩萨为天女像,有十八臂各执法器,依照“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的记载相为:“手上著指环。都十八臂面有三目。上二手作说法相。右第二手施无畏。第三手把剑。第四手把数珠。第五手把微若布罗迦果。第六手把越斧。第七手把钩。第八手把跋折罗。第九手把宝鬘。左第二手把如意宝幢。第三手把莲花。第四手把澡灌。第五手把索。第六手把轮。第七手把螺。第八手把贤瓶。第九手把般若波罗蜜经夹。”

金 · 菩萨头像

释迦牟尼佛弟子像

唐白石雕阿難立像
唐白石雕阿难立像
唐白石雕迦叶立像
唐白石雕迦叶立像

唐 · 白石雕阿难立像

阿难(IAST:Ānanda,天城文:आनन्द,注音:ㄚ ㄋㄢˊ),又称阿难陀,迦毘罗卫人,梵语“阿难”,译曰“喜庆”和“欢喜”又云“无染”。

阿难是白饭王的儿子、释迦牟尼佛(佛陀)的堂弟,也是佛陀的侍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人称“多闻第一”。

唐 · 白石雕迦叶立像

摩诃迦叶shè(梵语:महाकश्यप,IAST:Mahākāśyapa;巴利语:Mahakassapa;“叶”音“摄”;ㄇㄛˊ ㄏㄜ ㄐㄧㄚ ㄕㄜˋ),又被称为大迦叶、摩诃迦叶波、迦叶波、迦叶,为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和佛教创始人,被称为头陀第一。

罗汉像

宋鐵鑄羅漢像
铁铸罗汉像
宋鐵鑄羅漢像
铁铸罗汉像

宋 · 铁铸罗汉像

十六罗汉(或称十六阿罗汉、十六尊者)是释迦牟尼的得道弟子。十六罗汉的名字早有佛经所载,唐玄奘译为汉名。传入中国后,演变为十八罗汉。

这也是小雪第一次看到各种与熟知的佛教造像形象不同的藏品,以前不知道是没留意还是从未见过,当然也跟小雪不信佛教也对佛教不了解有关,竟是不知道自佛教东传后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历经几千年的演变,小雪不知道当中真意是不是也是随之发生了巨大甚至相反的变迁,那还能修得正果吗?难怪据说佛陀入灭前就预言了末法时期的法灭尽。小雪也好奇,如果人类不存在了,佛法还存在吗?

Written By

博主小雪出沒於魔都,目前工作是後端程序員,喜歡旅遊,特別是文化歷史遺跡和博物館,一生所愛日本彩虹樂隊 ( L'Arc-en-Ciel) ,家有橘貓朵朵一隻。

6 Comments

  1. Yan说道:

    重看一遍此贴,那些英文翻译得都很有魔性

    1. 小雪说道:

      看起来比中文更易懂,233

  2. 可可 (@zkaip)说道:

    看书上说,北魏开始礼佛,是因为传教人把佛尊为皇帝,菩萨侍女就是皇宫各个成员,老百姓信佛也就是有了合理的理由,借助宗教,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佛教的人物造像也就和皇帝皇后越来越像了。

    1. 小雪说道:

      原来如此,我第一次听说欸~

  3. Yan说道:

    晋侯稣钟,这个稣其实是“鱼木”,读mù。备注里写成su应该是错的。上博有一套完整的,是1992年山西曲沃8号墓被盗的,有空可以去看看。

    倗国墓地的兽形觥很精致!电视上看过发掘过程,实物照片第一次见到。侯马盟书也是考古发现频道看到过。

    鸟盖人足盉总觉得在哪里见过。

    菩萨也有肚腩,是正常的,毕竟,印度曾经很流行肚皮舞……

    1. 小雪说道:

      在上海博物館一個介紹網頁中說是通假字“蘇”喔。
      是的,這一套16件,其中14件在上博,2件在這裡。

Leave a Reply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了解 花開未央 的更多信息

立即订阅以继续阅读并访问完整档案。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