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Follow Us

北朝艺术博物馆

北朝艺术博物馆

2024/08/13 6 Min Read

北朝艺术博物馆位于复建的明堂内。北朝艺术博物馆展览分为七个单元,分别是:妙相庄严、石雕气象、卤簿庄穆、魏碑风骨、彼岸世界、殿堂华章和生活百态。这些展览集中展示了北朝时期的珍贵文物,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国历史上这一段多姿多彩的时代。

什么是明堂?

那么什么是明堂呢?你是否还记得木兰辞里的“归来见天子,天子明名堂”呢?这就是那个“明堂”了。

根据这里的介绍说,明堂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礼制性建筑,是古代帝王祭天祀祖,举行朝会、 庆赏等大典的场所,是礼制文化的载体。

北魏明堂于太和十年孝文帝下诏建设,太和十五年,即其亲政次年完工。这一浩大皇家工程从筹建到完工历时五年之久。北魏末年毁于兵火。2010年大同在北魏明堂遗址复建了一个明堂,现作为北朝艺术博物馆免费对公众开放。

Watch video “Mingtang” on YouTube.

妙相西来

佛教自两汉时期传入中国,逐渐引发了立寺建塔与开窟造像的热潮。五六世纪,造像风潮在北方盛行,标志着佛教深入社会的各个层面。信徒们以个人、家庭或寺院为单位,集资造像,推动了石雕艺术在北朝的鼎盛发展,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公元一世纪,迦腻色迦王提倡佛教,形成受希腊影响明显的犍陀罗佛教造像艺术。其主要特征是身披通肩袈裟,衣褶厚重,结跏趺坐,手印为禅定或施无畏印,面部宽额广颐,鼻梁高直,头发呈波纹螺旋状。

公元四世纪,笈多王朝时期,佛像造型为印度人形象。犍陀罗艺术、秣菟罗艺术随着佛教的向东传播,逐渐传入中原。其主要特征是袈裟轻薄透体,衣纹细密平缓,背光布满雕镂精细的莲花纹,佛座也出现莲花样式。

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日益发展,佛像雕造兴盛。除了建寺造佛像外,还开凿了大量的石窟,代表性的有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云冈石窟的早期造像,面相方圆,躯体健壮,深目高鼻。 孝文帝时期的造像, 受“秀骨清像”本土化风格的影响,融合南北,出现一种面容清瘦,褒衣博带的新形像,标志着具有民族特点的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已经出现。但是,还带有浓重的印 度艺术色彩。

隋唐时期佛像兴造繁盛,佛像雕塑之风已渐变为纯中国式样,面相柔和圆润,衣褶写实流畅,菩萨像宝冠璎珞,衣带飘扬,雍容华丽。唐代佛教雕塑在武则天时期达到了高潮,龙门石窟奉先寺就是典型代表。

辽宋金时期佛教造像世俗化进程加快,造像风格上承唐、五代余韵,如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内彩塑,造型生动,尤以面带微笑合掌露齿菩薩立像最为精美,为辽代雕塑的登峰造极之作。这种世俗化的雕塑发展在元、明、清得以延续,正是世俗精神在佛教造像艺术中的集中反映。佛教雕塑艺术至此,完成了中国化历程。

北朝时期,佛教石窟寺的大规模开凿,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进一步促进了石雕艺术的蓬勃发展,石雕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北朝也由此被称为雕刻在石头上的时代。

石雕气象

北朝时期,佛教石窟寺的大规模开凿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促进了石雕艺术的蓬勃发展。展览单元展示了仿榻的石床、华美的门楣、精美的石灯等,展现了当时高超的石雕工艺,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艺术冲击力。

棺床(Coffin Bed)

棺床(Coffin Bed)起源很早,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墓葬中就已发现土质棺床。汉代中山靖王刘胜等诸侯王陵内多置汉白玉铺成的棺床,上置棺椁。北魏在前朝棺床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引入汉魏以来榻的形式,使用正面呈倒“山”字形的石棺床作为葬具。根据目前考古发现,其使用方式多为墓主人尸骨直接放置其上。

帐座(Tent Base)

帐座(Tent Base),柱孔安插木杆,用以支撑帷帐。

石灯(Stone lamp)

石灯(Stone lamp)最早出现于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随着石雕工艺的发展,石灯开始流行,尤以北魏最为精美。北魏石灯题材丰富,圆雕、浮雕等技法运用娴熟,力士人物纹、猛兽动物纹、莲花纹、忍冬纹等各类纹饰,跃然于石灯之上,是北魏高超石雕技艺的印证。隋唐、宋及西夏都有大量石灯问世,此后石灯逐渐衰落。

卤簿庄穆

卤簿是古代帝王出行的仪仗,体现了礼制文化的等级制度。展示的三组俑阵出土于北魏和北齐王公贵族墓葬,展现了当时王公贵族的奢华生活和显赫地位。

魏碑风骨

魏碑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总称,源于平城,影响深远。展出的刻石主要为墓志,反映了北朝各时期书法的特征及演变,体现了魏碑书风的多样性。

彼岸世界

北朝早期的丧葬习俗与鲜卑文化相承,随着汉化程度加深,厚葬之风复苏。展品包括石堂、石棺、木棺等,石质葬具的广泛使用是北朝丧葬制度的突出特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殿堂华章

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建筑文化的重要发展阶段,展出了大量建筑装饰构件,如瓦当、地砖等,体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建筑艺术的繁荣。

生活百态

自北魏迁都平城以来,拓跋鲜卑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互融合,展品展示了拓跋鲜卑人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包括精美的陶瓷器、青铜器和动物陶俑,生动地再现了北朝文化的丰富多彩。

北朝艺术博物馆展览注重营造观展氛围,利用封闭式巨型玻璃展柜、文物矩阵式组合摆放和场景还原等手段,通过灯光照明等技术提升展陈效果。此外,大量的图文和视频辅助展示手段生动再现了北朝风貌,非常值得来此参观,小雪推荐!

Written By

博主小雪目前處於CET時區,正在努力學習語言中,喜歡探索世界,特別是文化歷史遺跡和博物館,一生所愛日本彩虹樂隊 ( L'Arc-en-Ciel)。

8 Comments

  1. 御宅暴君说道:

    原来!孝文帝从大同搬家到洛阳(大概?

    1. 小雪说道:

      对的,著名的迁都洛阳事件

  2. 万有引力说道:

    图片好看,那个视频剪辑的也不错。查了资料 做个笔记。一起留言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世界情形与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密切相关。‌

    南北朝时期,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分裂和混乱,形成了南朝和北朝对峙的局面。南朝包括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四朝,均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北朝则承自十六国,首个政权北魏于439年统一北方,后分裂为东魏、西魏,最终北周代西魏,北齐代东魏,隋代北周,结束了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从分裂到逐渐统一的过程,政治格局复杂多变‌1。

    同时期的世界格局也在发生变化。塞琉古王朝和印度孔雀王朝是当时世界上强大的国家之一,但它们都面临着内部的挑战和外部的威胁。塞琉古王朝在与罗马的冲突中失去了部分领土,最终被罗马吞并。印度孔雀王朝也在阿育王去世后开始衰落,最终瓦解。这些事件表明,南北朝时期,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对中国内部政治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

    1. 小雪说道:

      谢谢~
      那个时期混乱但也精彩纷呈,各种文化的交融都有迹可循。

  3. keyle说道:

    拍的不错,评论一下留下足迹。

  4. 大致说道:

    天子坐明堂。
    感觉全是北魏的?因为北齐和北周时间没那么久么?

    1. 小雪说道:

      没仔细看有没有北齐和北周的。大同这地方主推北魏吧,毕竟是都城。

  5. S说道:

    马克

Leave a Reply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