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Follow Us

La Nuit des étoiles 繁星之夜:探索天穹的夏季盛会

2025/09/23 2 Min Read

每年的8月初,法国及一些欧洲和非洲国家都会迎来一场名为“繁星之夜”( La Nuit des étoiles )的公众天文盛会。这场活动由法国天文学协会( Association Française d’Astronomie, AFA )及各地天文社团和科学教育组织共同策划,旨在让更多人亲近和了解天文学。从繁华的都市到宁静的乡村,天文爱好者们自发地聚集在一起,或在草地上架起望远镜,或聆听专家们的精彩讲座。这股热情,真的太有感染力了。

繁星之夜最初于1991年首次以“ Nuits des étoiles ”名字举办,经过 AFA 与相关协会和媒体的共同努力,现已成为法国每年夏季一项固定且备受期待的全国性活动。今年的主题是“天空的海洋”(Les Océans du ciel),而小雪的目的地锁定在了 Observatoire Astronomique de Vinzier 天文台。这是一个由“Société Astronomique du Léman”(莱芒天文学会)成员建设的观测天文台。

Observatoire Astronomique de Vinzier 观测天文台坐落于 Gavot 高原的 Vinzier 村,海拔912米,因此开车上来的时候还是有点困难的,山路狭窄且曲折,花费的时间比预计的多了一些,哎。

终于抵达时,天色已晚,只能把车停在路边。一下车,一股刺骨的凉意袭来,温湿度计显示只有15℃。周围静谧得只剩下风声,黑暗中,仿佛随时会有小动物从路边的树丛里蹿出来。小雪心里犯嘀咕:这真的是天文台吗?不会是导航带我到哪个荒郊野外了吧?就只能硬着头皮往里走。

还好,越往里走,渐渐就能听见一些风铃的声音,以及隐隐约约的说话的声音。

感觉上不像是天文台,更像是养牛场啊哈哈哈!这边没有路灯,真的是一片黑暗,AI 也拯救不了拍出来的渣画质,实际上肉眼看到的景色还蛮好看的。也因为没有光源,这一天的小雪还猜不出耳朵听到的铃铛声是哪里传出来的。山上风大,叮叮当当一片,小雪还猜是不是将风铃绑在栅栏上呢!

终于走到了天文台,当看到那片旷野中闪烁着着手机屏幕灯、聚集着人群的地方时,小雪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作为一名资深的“哪里排队去哪里”主义者,小雪发现主望远镜楼前围了好多人,于是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排队大军。

排了很久,终于轮到我们进楼参观。里面一位成员正坐在电脑前,向大家演示他们如何通过软件操控望远镜、精准定位天体。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人造卫星轨迹,小雪不禁感叹:原来天空也这么拥挤啊,难怪需要专业软件来过滤干扰。可惜的是,当晚望远镜有点小故障,没能亲手操作一把,不然小雪都能想象自己化身“星际工程师”的场景了!

讲解结束后,我们爬上楼梯,准备近距离接触那台望远镜。小雪这才注意到,这座望远镜楼的材质,竟然是木头做的,楼梯、球体……一切都显得那么简朴,却又透着一种别样的温暖。另一位成员向我们讲述了这里的历史,才知道,这座天文台竟然是1984年由四位狂热的天文爱好者,自己筹集资金、亲手搭建起来的。那一刻,小雪真的肃然起敬。把一个兴趣爱好做到这个程度,需要多大的热爱和坚持啊!他们现在正在努力筹款,希望十年后能换一台更好的望远镜。小雪相信,他们一定能成功!

参观完内部,我们又用室外架设的望远镜观赏星空。虽然当晚云层较多,没能看到想象中漫天繁星的景象,但皎洁的月亮依然清晰可见,亮得让人挪不开眼。即便手机拍出来效果不佳,但是用肉眼亲身感受到的那种震撼,是任何照片都无法替代的。站在阿尔卑斯山脉的夜空下,看着那轮明月,小雪感受到的不仅是宇宙的浩瀚,更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星空之间,最原始也最纯粹的连接。

这场“繁星之夜”之旅,让小雪对天文爱好者们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敬佩。他们的热情和执着,让冰冷的夜空变得充满温度。

“繁星之夜”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观星活动,它更是一次唤醒我们内心对宇宙好奇的旅程。Observatoire Astronomique de Vinzier 天文台繁星之夜的这次经历,让小雪看到了天文爱好者们用双手和热情点亮星空的感人故事。他们的努力,让更多人有机会在漆黑的夜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星海。如果你也有机会参与其中,请一定不要错过,因为每一次仰望,都可能是一场与宇宙的深度对话。

Written By

博主小雪目前處於CET時區,正在努力學習語言中,喜歡探索世界,特別是文化歷史遺跡和博物館,一生所愛日本彩虹樂隊 ( L'Arc-en-Ciel)。

Leave a Reply

Leave a Reply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