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KIKI京阪行的第一站是著名的鹿苑寺,俗称金阁寺,它是世界文化遗产古都京都文化财的一部分。

早在镰仓时代1,这里曾是老牌贵族家族西园寺家2的宅邸。到了14世纪初,经由交换,转手到了室町幕府3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4名下,最初是作为政治文化中心,曾被用来接待天皇或者中国明朝来使5,在他卸职征夷大将军后又作为其禅修场所而易名为“北山殿”。在他去世后,其儿子将这里改建成禅寺,并以足利义满的法号命名为“鹿苑寺”。而人们所熟知的金阁寺的名称则是来源于金阁舍利殿,它并不是这里的正式名称。著名的一休和尚动画中频频出现的金阁就是这里了,而且动画里的那个与一休斗智的将军就是足利义满喔~
在应仁之乱6中,寺内大部分建筑被毁,只有舍利殿幸免遇难,成为北山文化7的唯一建筑遗址。然而到了1950年,震惊全日本的见习僧人金阁寺放火事件使这里再次遭受重创(有兴趣的可以看看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小说,也有同名改编电影可以看)。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则是修复后的舍利殿,它比从前更金光闪闪。
我们沿着路牌指示一直走就来到了“總門”,也就是入口了。门口摆着一块世界遗产金阁鹿苑寺的大石头,不能免俗地在此留下了到此一游的打卡照。

门票很特别,是一张御守。

很快就见到唐破风的圆弧形搏风板为特征的唐门,据说曾经象征着权威,当时的日本人仰慕唐物也可见一二。

鹿苑寺的面积很小,比预期的小得多的多,而且也不能进入舍利殿内参观,只能在外面沿游览路线走一圈,很快就逛完了。
路过禅宗风格的建筑库里,不可入内。

而在路的另一侧就是著名的镜湖和金阁了。没有睡好的二人蔫蔫地留下游客照闪人。






绕镜湖半圈,沿路直上金阁寺垣。坡不高,但人多还是缓行了。

路边地上还有小佛像,铺满了游客丟掷的硬币。


还有一个看起来旧旧的茶屋,名夕佳亭,据说出自“从茶室欣赏金阁寺在夕阳映照下的绝佳景色”,是日本茶道宗和流创始人金森宗和8当时为了迎接后水尾天皇而建造的茶室。

最后来到不动堂,里面供奉着两尊来历显赫的不动明王像,一尊据说是由空海和尚9所制作的石雕,另一尊是镰仓时代制作的木雕,但很可惜当天不对外开放。

- 镰仓时代(1192年-1333年),是日本历史中以镰仓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权时代。始于1192年(建久三年)镰仓幕府成立,终于1333年(正庆二年,元弘三年)幕府灭亡,经历141年。 ↩︎
- 西园寺家是一个藤原氏的支流,属于藤原北家闲院流,家祖是藤原通季,家名“西园寺”得名于第四代家主西园寺公经出资修筑的京都西园寺。西园寺家属于公家,家格是清华家,分家包括菊亭家、洞院家、伊予西园寺氏。 ↩︎
- 室町幕府,也称足利幕府,是日本历史上第二个幕府政权,由足利尊氏于1338年开设,终于1573年,其间共经历16代室町征夷大将军。室町幕府虽然长达二百多年,但有一半时间国家处于战乱之中,幕府并无能力去控制拥兵自重的大名,日本步入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战国时代。 ↩︎
- 足利义满,日本室町幕府第三任征夷大将军。他是第二代将军足利义诠的儿子,母亲是义诠的侧室纪良子。 足利义满在任期间,南北朝获得统一。足利义满对势力较为强大的守护大名进行了压制,改革政制,设「三管四职」,确立了幕府的中央集权。 ↩︎
- 建文三年(1401年),足利义满遣使赴明。建文帝大喜,于建文四年派遣使者赵居仁回访。这一次,足利义满对建文帝的使者以极高规格接待,表文言辞恳切。小雪猜测这一次的接待应该就发生在这里。 ↩︎
- 应仁之乱发生于日本室町幕府第8代将军足利义政在任时的一次内乱。主要是幕府三管领中的细川胜元与四职中的山名持丰等守护大名的争斗。其范围除九州等部分地方以外,战火遍及其他日本国土,动乱使日本进入将近一个世纪的战国时代。 ↩︎
- 北山文化是室町时代初期的文化,以三代将军足利义满的北山山庄作代表,14世纪末~15世纪前半。相对于东山文化的用语。 今日的历史学一般将北山文化和东山文化合称「室町文化」。 ↩︎
- 金森宗和,金森长近子,以织部流为本,吸收道安流和远州流精华,创建了日本江户初期武家茶道的代表流派之一宗和流。 ↩︎
- 空海,俗名佐伯真鱼,日本佛教僧侣、书法家,为唐代日本留学僧,师学今西安青龙寺惠果门下,获传承付法第一人,受赐法号遍照金刚,谥号弘法大师。 ↩︎
确实非常漂亮,这门票也值得单独收藏~
妥妥的放进收藏夹啦,哈哈
好嘛,图片加载起来很快
感谢祖国妈妈偶尔手缝漏大一点
这天气不拍几张好看的,都对不起去这一趟。
可是那天是我们疲惫不堪的第一天,啊哈哈哈
黑超也抵挡不住这金光闪闪啊!
但認真好吸引啊!
天气太赞了,太适合拍金阁寺了!
『鹿苑寺』我想起了鉴真和尚启航的张家港鹿苑,也是我外公的故乡。
我覺得下雪天會更好看,哈哈,應該是沒機會了。
原來我們有這個地名呀,我都不知道。
有啊,春秋时吴王养鹿的御花园。
此鹿苑是彼鹿苑?